香港文匯報訊 為弘揚中華飲食文化,促進粵港兩地廚藝交流,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大灣區青年公益基金)再度聯同中華廚藝學院,舉辦「中華飲食文化培訓計劃─潮汕篇」,近30名師生上月下旬至本月初一連八日到汕頭學習潮菜精髓,體驗潮汕非遺文化,更難得獲多位國家級、省級烹飪導師親授,並獲潮人潮菜研究院支持,邀請潮菜大師鍾成泉到場指導,點評學生作品。學員指大開眼界。
繼去年首次舉辦「嶺南文化之鳳城點心培訓計劃」獲得業界及學界的廣泛好評,今年的培訓計劃前往另一飲食文化重鎮─汕頭。是次課程與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合作,該校為省級「粵菜師傅」工程培訓基地,學員除學習滷、煮、炒、蒸、炆、焗、炸等正宗烹飪技法,亦親身體驗國家級非遺文化潮州工夫茶。
八天的程課期間,學員們學習製作了多款潮汕經典菜式,包括豆醬焗蟹、潮汕滷味、南午燉鴨、牛肉粿條、厚朥蠔烙、巧燒雁鵝、油泡麥穗花魷、老式炊魚、紅炆白鱔、鴨母捻、炸春卷等,涵蓋前菜、主菜、小食到甜點,深入掌握正宗潮汕烹調技藝。
此外,學員亦參與多場研學活動,包括參觀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及潮人潮菜研究院,並觀賞另一國家級非遺文化──英歌舞表演等。
大灣區青年公益基金副行政總裁龔明明和中華廚藝學院院長葉漢鵬於培訓期間親赴汕頭,到訪學校了解學生的學習實況並加以鼓勵。龔明明表示,基金一直支持青年實地體驗和跨地域學習活動,今次學員能跟大師級廚師們學藝,從中領略潮菜的精髓,實屬難得的機會,而且更在交流互動中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及加強家國情懷。
葉漢鵬表示:「潮汕菜重視刀工、火候與食材搭配,學生透過實地交流,不但能提升廚藝,更透過與一眾大師的交流,掌握潮汕菜的文化底蘊與技藝精髓,傳承中華飲食文化,擴闊視野,為日後專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國家級潮菜烹飪技能大師工作室領創人陳少俊指:「潮汕美食體現代代相傳的匠心精神。期間香港學員展現出的熱忱和專注令我們感到鼓舞,亦期待未來可以開展更多交流合作,讓潮汕文化代代相傳、走向更廣闊的舞台。」
參與是次項目的中華廚藝學院中華廚藝文憑(QF 級別3)二年級學生許建翔分享:「今次培訓之旅讓我對潮汕飲食有更全面的認識,無論是對味道的講究,還是烹調細節的堅持,都令我大開眼界。我希望回港後能將所學融入創作,讓更多人認識潮汕飲食文化的獨特魅力。」
大灣區青年公益基金希望藉著這個中華飲食文化培訓計劃,不但讓青年人在廚藝行業提升技巧,亦希望令青年人能承傳深厚的中華飲食文化,將其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