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60年:雪域新画卷|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守护地球第三极的中国力量

央视网2025-08-21

央视网消息:青藏高原,地球第三极。这里的冰川储存着亚洲1/3的淡水资源,却正经历着超常变暖的冲击。这座重要的“固体水库”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近年来,中国在青藏高原又开展了哪些科考工作?系列报道《跨越60年:雪域新画卷》我们跟随中国科研团队,探秘青藏高原综合科考。

冰川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0%左右,却储存着全球近70%的淡水资源。在全球气候超常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的冰川正在发生着哪些变化?中国科研人员在世界三大冰川之一的来古冰川展开了一场探秘行动。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藏东南站站长邬光剑称:“我们的冰川观测点都是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几乎可以说是无人区,(记者:而且我看都没有路。)是没有路的,总共咱们这套钻加上测温仪、形变仪五六百公斤,都要靠人力来配送。”

来古冰川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数千万年间,板块碰撞挤压,群山不断隆起。眼前这条“没有路的路”布满碎石,平均坡度超过70度,到达冰川就用了2个多小时。踏上冰面,眼前的一幕令人震撼。

邬光剑称:“你看,现在这个地方反映的是冰川垮塌的一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地下实际上是空的。这都是近年以来才发生的一些冰川的快速变化,主要表现在消融上面,而且整个冰体的温度也是在升高的。”

冰温升高是影响冰川变化的重要因素。这次科研团队要从冰面向下钻探超过100米,测量冰川内部温度。

邬光剑称:“这个孔打到了105米,现在是把钻和热水管往外提,然后我们就可以放测温仪了。”

第一个深孔钻得非常顺利,但还是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邬光剑称:“我们一共要钻6个孔,其中4个孔是做温度测量,还有2个孔是做形变监测,监测不同层位冰川的变化。”

每打一个深孔,科考人员都会在不同深度布设多个仪器,进行长期监测。

邬光剑称:“我们这个温度就已经传到北京的后台,可以看到这个20米深度是在负的0.03摄氏度。(记者:到零下了?)对,因为这是刚打的孔,还有些热量,过一阵子它达到平衡以后,就能够反映当时冰层的温度。”

选择这里开展研究,是因为来古冰川是青藏高原冰川退缩最剧烈的地区之一。从1974年到2023年,来古冰川面积缩小了10.4%。

邬光剑称:“我第一次到来古冰川是2002年,变化非常大,冰川的消融非常剧烈,它在短期内会增加融水量,是增加了水资源的,但是它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它就会达到一个拐点,消融量就会减少,对水资源的贡献也就会减少了。”

融水量激增导致来古冰川的冰前湖在1986年到2017年间扩张了近2倍。冰川的快速变化也在提升着冰崩等灾害风险,对更大范围冰川进行长期监测刻不容缓。今年8月下旬,邬光剑团队计划继续前往西藏阿里等地研究考察,这些成果也将为接下来持续开展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打下重要基础。

青藏高原蕴藏着地球生态环境的无穷奥秘。就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国完成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任务,人类也自此进入了有史以来对青藏高原地区了解最为透彻的时期。而如今,这里的科考工作仍在继续,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就是我身后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作为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是感知气候变化的前哨。2004年9月,马耀明带领团队来到珠峰脚下,从选址考察开始,一步一步建立起了如今的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也就是“珠峰站”。

眼前这座大气边界层塔是观测大气层底部受地表影响的重要仪器,它也由此成为珠峰站上搭建起的第一套设备。此后,科研人员不断在珠峰地区拓展研究领域和范围。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珠峰站首任站长马耀明称:“我们在珠峰地区设了40多套综合观测仪器,涵盖了水文气象、大气物理、大气环境这种全要素的观测。如果有科研需求的话,我们可以实现全球共享。”

海拔越高,环境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就越灵敏。在马耀明的带领下,我们穿过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登上了珠峰海拔最高的综合观测站。这里的气象、土壤、辐射等多套观测系统正在常年不间断地运转。

马耀明口中海拔8830米的气象站就是2022年中国在“巅峰使命”珠峰科考任务中搭建的世界最高自动气象站,它的建成填补了8000米以上气象数据的科学空白。而中国持续推进的青藏高原综合科考也在不断创造着一个个新突破,为全球范围内开展生态系统监测、气候变化研究、加强国际科研交流合作作出重要贡献。

伊朗军队宣布举行导弹演习 将使用新研发防御武器

2025-08-21

韩国前总统夫人金建希被拘留后第三次接受特检组传唤调查

2025-08-21

泰国被停职总理佩通坦就其涉嫌违宪案出庭作证

2025-08-21

国际观察|高关税难解美国高债务困局

2025-08-21

拉加德:美国关税政策拖累欧元区经济增长

2025-08-21

记者观察:刚果(金)和平进程迟滞 美国交易式调解遭质疑

2025-08-21

带来广泛不确定性 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无常、伤人害己、得不偿失

2025-08-21

美国向委内瑞拉附近海域部署两栖部队

2025-08-21

苏丹西部一难民营遭袭击 造成27人伤亡

2025-08-21

以色列官员:政府尚未就交换被扣押人员协议作出明确回应

2025-08-21

欧洲今年蚊媒疾病传播事件创纪录

2025-08-21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存量项目建设和运营答记者问

2025-08-21

透过数据看今年前7个月我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规模创新高

2025-08-21

私隱公署發表兩份零售商資料外洩事故報告 有個人資料被放暗網公開

2025-08-21

多國熱氣球飄浮中環海濱 早鳥價$90起入場體驗

2025-08-21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启动 都有哪些政策亮点?专家解读来了!

2025-08-21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习近平出席大会

2025-08-21

九龍灣女途人遭Tesla撞飛 倒地一度昏迷

2025-08-21

訛稱出租車位另涉黃大仙7宗同類案騙款9萬 「銳眼」助警拘無業漢

2025-08-21

吃上“生态饭” 走上致富路 富民产业“百花齐放”助力雪域高原乡村振兴

2025-08-21

“国内国际双循环” 内外贸一体化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更多活力与韧性

2025-08-21

受权发布丨中共中央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全国政协 中央军委关于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

2025-08-21

嶺大透過「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 錄取五位精英運動員入讀本科課程

2025-08-21

酷熱天氣及黃色暑熱警告生效 上水石崗錄得34.5度高溫

2025-08-21

日出康城凱柏峰一個月速沽630伙 信置:加推將提價2至3%

2025-08-21

49歲男與12歲子雙雙失蹤 警呼籲市民提供消息

2025-08-21

北斗定位、模拟仿真、定制式训练计划……看阅兵训练场里的“科技范儿”

2025-08-21

【創領未來】AI驅動食品科技革新 港企研發智能平台促行業轉型

2025-08-21

“景区+户外运动”新业态持续升温 “文体旅”融合打造消费新场景

2025-08-21

各地暑运陆续迎来返程高峰 “旅途中的图书馆”“书香列车”丰富旅行时光

2025-08-21

政策“组合拳”发力 助推自贸港建设“加速跑”

2025-08-21

破万亿千瓦时 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6%

2025-08-21

受权发布丨王沪宁: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2025-08-21

新供给激发夏日文旅消费新动能 暑期市场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潜力

2025-08-21

制度创新“落地有声” 临港新片区交出区域经济发展亮眼“成绩单”

2025-08-21

扎根、共生、传承——广东“小芳”的墨脱情缘

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