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特朗普政府悄然扩大了50%钢铁和铝关税的覆盖范围,给企业和美国贸易伙伴带来了广泛的不确定性。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无常、伤人害己、得不偿失。
哥伦比亚 《时代报》:冲击供应链与消费市场
美国宣布将400多种钢铁和铝衍生品纳入50%关税范围,涵盖机械设备、轨道车辆及日常消费品。此举被解释为“堵塞漏洞”,但实际上将进一步推高成本,并扰乱全球供应链。部分美国企业虽然通过提前采购暂时缓冲压力,但关税成本终将转嫁至零售端,商品价格上涨几乎不可避免。对于依赖进口原材料的美国制造业而言,建筑、汽车、能源等领域的生产成本都可能上升。
美国广播公司: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报道称,尽管特朗普上任后通胀有所缓解,但这种放松状态可能在数月内结束。分析人士指出,关税实施前商品进口激增,帮助企业维持了相对较低的价格,但这些商品正在耗尽。一旦库存告罄,消费者将感受到影响。关税将在不同时间、不同程度影响各类商品,服装、新车型将纷纷迎来价格上涨。未来几个月,通胀可能会愈发明显。
巴西 《真实巴西》:将改变全球贸易格局
文章指出,美国对巴西等贸易伙伴提高关税的做法给世界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特朗普极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出尔反尔、改变规则,这也导致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寻求其他贸易伙伴,寻找新的出口地,尽快取代北美市场。美国制定各种各样的关税政策,就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导致自身被孤立。
美国《国会山报》:是经济自残 也是地缘政治败笔
在特朗普的支持者看来,美国同英国、日本以及欧盟谈判达成的一边倒的贸易“协议”可谓连番胜利。而事实上,这些协议在经济上属于自残,对美国盟友也有害无益。美国设置新的关税壁垒,同时以更高关税相要挟,迫使盟友让步。由于关税实际上会由美国人买单,美国经济和消费者沦为头号输家。而这些协议的地缘政治后果更加严重,必然形成政治反弹,令盟友与美国在共同利益问题上合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