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耶路撒冷8月20日电 热点问答|以色列“E1区”定居点建设计划为何引众怒?
新华社记者王卓伦 路一凡
20日,以色列国防部下属的民政管理局高级规划委员会批准在耶路撒冷以东和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马阿勒阿杜明之间的“E1区”建造3401套住房的计划,引发国际社会强烈谴责。以色列为何在此时推动这一项目?此举为何遭到广泛谴责?
什么是“E1区”?
以色列划定的“E1区”位于耶路撒冷以东与约旦河西岸大型定居点马阿勒阿杜明之间。在“E1区”扩建犹太人定居点将把约旦河西岸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并使得东耶路撒冷、伯利恒和拉姆安拉的巴勒斯坦区域无法连成一片,令耶路撒冷和马阿勒阿杜明之间形成连续的犹太人社区。这一计划不仅在国际社会遭到反对,也在以色列国内引发激烈争议。
以色列媒体报道说,在“E1区”扩建定居点自上世纪90年代起即被纳入以色列规划,此后几乎每一任以色列总理都给予支持。但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相关计划多次被搁置或推迟。
本月13日,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发表声明称,他计划批准在“E1区”建造3401套住房,旨在“葬送巴勒斯坦国构想”。根据声明,批准“E1区”的建设计划是本届政府“事实上主权计划”的一部分,将使马阿勒阿杜明与耶路撒冷相连,加强以色列在这一地区的“主权”。
巴勒斯坦外交部20日发表声明谴责说,以色列此举将削弱实施“两国方案”的机会,使巴勒斯坦国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破坏其地理和人口的统一性,并将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分割成彼此隔离、地理上不相连的区域。
为何在此时推进?
据多家以色列媒体20日报道,以国防部长卡茨19日批准以军接管加沙城的作战计划,该计划将于21日递交以内阁审议。
分析认为,以色列选择在此时推进“E1区”定居点建设,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是内政因素。现任政府由极右翼政党主导,长期主张扩大定居点建设。面对持续的安全压力和国内民众的舆论分化,政府希望通过在定居点问题上作出强硬表态来稳固右翼势力的支持。二是战争背景。在加沙冲突和地区紧张局势持续之际,政府希望利用社会注意力集中于战事的“窗口期”,推动此前屡遭搁置的扩建计划。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对新华社记者说,此举是以政府对国际社会压力的强硬回应,旨在团结国内极右翼政治力量,也是对抗联合国决议和国际共识的表现,并为以色列未来事实上掌控约旦河西岸更广阔地区铺路。随着以色列社会围绕加沙战事的民意分歧进一步加大,内塔尼亚胡也需要借此转移矛盾。未来,以色列可能在约旦河西岸继续扩张定居点、强化检查站设施,甚至升级军事行动,进一步压缩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间。
《耶路撒冷邮报》援引卡茨的话报道说,约旦河西岸的定居点被视为保护以色列安全的重要“屏障”,政府必须竭尽所能扩大和强化这道“屏障”。事实上,以军近年来多次在约旦河西岸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在一些暴力事件中甚至与犹太定居者联合行动。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是巴以和谈主要障碍之一。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并建设犹太人定居点,引起巴方强烈反对。以色列政府去年底发布的人口数据报告显示,约旦河西岸约有51万以色列人住在违反国际法建设的犹太人定居点。
为何遭到谴责?
2024年,以政府批准在约旦河谷征用12.7平方公里巴勒斯坦土地,成为自1993年巴以签订《奥斯陆协议》以来最大规模的吞并。今年5月,以政府批准在约旦河西岸新建22个定居点。以媒声称此举旨在巩固以对约旦河西岸的控制,并阻止巴勒斯坦建国。舆论普遍认为,以色列推进“E1区”定居点计划不仅会加剧巴以矛盾,也会使以色列进一步陷入外交困境。
长期致力于反对定居点建设的以色列非政府组织“现在就和平”发表声明指出,这一计划会破坏巴以问题的政治解决前景,严重威胁巴勒斯坦建国进程。
陕西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玮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西方多国宣布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背景下,以色列在敏感区域扩建定居点的举动,不仅在实质上背离并冲击“两国方案”,也对巴以结束冲突、迈向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法国外交部日前曾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推进“E1区”计划。声明说,该计划一旦实施,将把约旦河西岸地区一分为二,继而对落实“两国方案”造成严重影响,而“两国方案”是确保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和平与持久安全的唯一途径。
分析人士认为,“E1区”计划的推进还可能对加沙战局产生间接影响。一方面,它会被巴勒斯坦各派视作以色列拒绝和平、企图利用“既成事实”吞并更多领土的信号,从而加强抵抗行动;另一方面,此举可能削弱国际社会对以色列在加沙军事行动的容忍度,使以政府更为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