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打風過後有雨,近兩日氣溫不是那麼酷熱,昨日廿四節氣的大暑最高氣溫亦約為31度。今日(23日)就有大大個太陽高掛,天文台下午2時正發出酷熱天氣警告,預料本港天氣持續酷熱,市民應慎防中暑。天文台並發出特別天氣提示,指呂宋附近的低壓區已增強為熱帶低氣壓,並位於本港800公里範圍內。按照現時預測,該熱帶氣旋會在未來一兩日於呂宋北部徘徊並逐漸增強,隨後大致移向台灣以東海域,預料該熱帶氣旋會一直與香港保持超過600公里距離,對本港直接威脅不大。
天文台指,廣東東部天色大致良好。本港方面,今日下午新界多處地區氣溫上升至33度或以上,其中元朗公園最高氣溫達34.5度、上水33.8度、石崗33.6度、打鼓嶺33.5度、跑馬地33.4度。本港地區下午及今晚天氣預測,下午仍酷熱,部分時間有陽光。有一兩陣驟雨,今晚大致多雲,吹輕微至和緩偏東風。
展望本港未來數日部分時間有陽光及有幾陣驟雨,星期五及星期六部分時間有陽光,日間酷熱,但局部地區有驟雨,大家出門前記得帶遮喇。
天氣酷熱,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23日)提醒市民,應採取適當措施預防高溫引發的疾病,例如熱痙攣、熱衰竭和中暑。在高溫環境下,大量出汗及散熱困難,均會導致身體不勝負荷,市民應採取預防措施,包括適時補充水分,以防脫水;穿着淺色、寬鬆及通爽的衣物,減少吸熱,方便排汗及散熱等。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指,中暑是高溫天氣下最常見的健康風險之一。在過去5年,本港每年有超過200宗因中暑入院的個案,當中死亡的個案每年約有2至5宗,集中於5月至9月的夏季時間。重點人群較易中暑,病徵包括頭暈、頭痛、噁心、氣促、神志不清等,嚴重者會出現全身痙攣或昏迷等現象,若不及時替患者降溫及急救,便會有生命危險。
他指,若出現頭暈、頭痛、噁心、氣促、神志不清等病徵,應立刻休息和求助,並盡快求醫。
巿民想取得更多資料,可致電衞生署健康教育專線(2833 0111)、瀏覽中暑專頁、紫外線專頁;天文台「打電話問天氣」(1878 200)、最新天氣報告及預報、紫外線指數、遠足及攀山天氣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