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盈盈)美國政府22日宣布,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除新生入學受限外,現有國際學生亦需轉學,否則將失去合法身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答問時表示,中美教育合作是互利的。中方一貫反對將教育合作政治化。美方有關做法只會損害美國的形象和國際信譽。中方將堅定維護海外中國學生和學者的正當合法權益。香港科技大學昨日率先宣布向受影響的哈佛在學及已獲錄取通知的國際學生發出公開邀請,表明可提供無條件錄取讓其加入科大繼續學業,並已成立專責團隊協助處理入學及學分轉移等事宜。本港其他大學亦隨即出手招攬哈佛以至其他美國大學的國際轉學生,包括提供特別獎學金及共同指導等措施。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部當天發表的聲明,國土安全部長諾姆(Kristi Noem)稱,哈佛大學「營造了一種不安全的校園環境,對猶太學生充滿敵意,宣揚對哈馬斯的同情,並推行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政策」,又拒絕遵守提供有關其國際學生紀錄的要求。
諾姆聲稱,正考慮對其他美國大學採取類似的行動,是次是對全國所有大學和學術機構的警告。
哈佛大學已向波士頓聯邦法院提出上訴,指特朗普政府的禁令違反了美國憲法及多項聯邦法例。與此同時,加州聯邦法院法官頒布禁令,阻止特朗普政府在案件審理期間執行措施。
其後,美國哈佛大學成功向聯邦法院申請臨時禁制令,阻止特朗普政府禁止校方招收國際學生,為美國高等教育界的重大法律戰爭贏得首場勝利。
教育局為哈佛港生提供全面支援
特朗普政府連串倒行逆施的政策,為全球學術及人才格局帶來震盪,但亦成為了包括香港在內等不同地方吸納人才的機遇。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昨日表示,教育局已即時與本港大學聯繫,呼籲他們積極行動支援受影響的國際學生,並聯繫了哈佛大學香港校友會,為獲錄取赴哈佛升學的學生提供全面支援。
教育局在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補充,局方會繼續密切留意情況,並因應受影響學生需要通盤考慮支援方案,發揮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角色。
局方強調,香港整體教育競爭力在全球排名前五,專上教育高度國際化和多元化,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多所大學在「全球最國際化大學」排名中名列前茅,並擁有優秀的研究人才,對全球學生深具吸引力。香港正通過一系列措施,包括提升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一倍至40%、增加獎學金名額,並逐步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名額,吸引更多傑出人才來港就學。
港科大昨日率先瞄準需要轉學的哈佛國際本科生及研究生,發出公開邀請「搶人才」,表明將提供無條件錄取、簡化入學程序及學術支援,幫助學生順利過渡。該校又將優先處理這些學生的入學申請、學分轉移及定制支援(包括簽證協助與住宿安排),確保他們順利轉學,並以專責團隊協助其處理入學申請、學分轉移、住宿及簽證等事宜,又設有專屬電郵 hkust-Harvard@ust.hk 提供詳細資訊。
港學府紛推出特別獎學金邀就讀
多所本港大學亦積極響應教育局呼籲,香港城市大學表示會主動支援因學業受阻的國際學生,邀請其來港繼續升學,並提供包括特別獎學金在內的多方面支援。對博士生,城大指更會邀請其原指導教授擔任共同指導,確保研究工作的延續與學術質素,校方近日並設立涵蓋學費與住宿的「城大校長博士生獎學金計劃」,吸引來自全球頂尖學府的優秀博士生來港深造。
香港理工大學回覆香港文匯報表示,歡迎已獲得哈佛或其他美國頂尖大學錄取或在讀學生到該校繼續本科/研究生學業,理大專責的招生團隊會為轉學生提供全面支援和指導,包括提供獎學金等,協助他們快速完成轉學過程。
香港中文大學回覆指,一直致力推動國際化,積極招收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並提供全面支援,歡迎任何國家或地區學生申請入讀本科及研究生課程。
嶺南大學回覆香港文匯報表示,面對國際人才流動的機遇,歡迎有興趣的哈佛國際學生加入。該校並為留美學生啟動「轉學直通車」,開闢轉學生專屬頁面及申請通道,為全球優秀學子特別是在美中國留學生群體提供靈活入學機會,透過在線系統、滾動式審核、個性化轉學分政策及清晰轉學流程,為學生實現學業的無縫銜接。
港多所大學搶人才措施
香港科技大學
●為有意轉學的學生提供無條件錄取、簡化入學程序及學術支援
●成立專責團隊,協助學生處理入學申請、學分轉移、住宿及簽證等事宜
香港城市大學
●主動支援因學術格局變化致學業受阻的國際學生,邀請他們來港繼續升學,提供特別獎學金等多方面支援
●邀請在美受影響博士生的原指導教授擔任共同指導,確保研究工作的延續與學術質素
嶺南大學
●為留美學生啟動「轉學直通車」,保障學業不間斷
●設有轉學生專屬申請通道,合資格學生可通過在線系統提交申請,採用滾動式審核機制,確保申請者能夠及時獲得錄取結果
香港中文大學
●積極招收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 並提供全面支援 ,歡迎任何國家或地區的學生申請入讀大學的本科及研究生課程
香港理工大學
●歡迎已獲哈佛或其他美國頂尖大學錄取或在讀學生到理大繼續學業,專責招生團隊會為轉學生提供全面支援和指導,包括提供獎學金等,協助快速完成轉學過程
香港大學
●早前在網站公布轉學政策,QS或THE世界大學排名前50的大學錄取或在讀本科學生,GPA達到所屬院校最高GPA的70%或不低於3.0,可於8月22日前提出申請,並會設有面試
●資料來源:各大學
【中國留學生回應】美釋排外信號 拒絕國際人才
(香港文匯報記者 江鑫嫻 實習記者 宛辰歌、鄒孟奇 北京報道)美國政府22日宣布取消哈佛大學獲得的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這一政策引發廣泛爭議,尤其令在讀及已獲錄取的中國學生陷入迷茫。有中國學生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政策突如其來,打亂了他們的留學計劃,若無法轉入其他院校,可能被迫中斷學業回國。有留學機構人士分析,中國學生的留學格局可能迎來新一輪「洗牌」。
「完全沒預料到會有這樣極端的政策調整,」哈佛大學在讀研究生韓同學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部分學生已開始緊急聯繫其他院校,但由於申請季已過,多數頂尖學府的招生名額所剩無幾,「大家很有可能來不及申請其他學校,如果沒有備選的offer,就只能被迫回國了。」
獲得消息後,包括韓同學在內的眾多國際生第一時間試圖聯繫哈佛大學辦公室,但校方電話持續佔線。據他了解,目前,學校正在緊急處理中,若能在未來72小時內提交完整的外國學生紀錄備案,或將恢復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
田甜(化名)是哈佛大學的畢業生,目前在內地從事留學諮詢工作。她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對於哈佛大學被禁止招收國際學生的消息,此前完全沒有預料。在哈佛學習期間,田甜感受到學校的開放與包容,她認為國際關係和局勢不應該滲透到校園中。
或被迫轉校休學 項目研究中斷
小圓(化名)是今年剛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中國留學生。看到新聞後,他感到非常驚訝,「因為美國的高等教育向來宣傳的是學術自由與包容性。此次取消哈佛大學獲得的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認證,意味着國際學生將在短時間內面臨轉學、失學甚至被遣返的風險,並且很多正在進行中的項目研究、學術成果可能都會因此被中斷。」
他認為,教育和政治不應該結合在一起,美國此次的舉措不僅剝奪了國際學生繼續學習的權利,否認了國際學生對於美國教育的貢獻,也是在向全球傳遞一個排外和不歡迎國際人才的信號。如果這一舉措擴展到其他高校,會對美國的教育系統帶來很大的衝擊。
高三學生景行(化名)剛剛收到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錄取通知。得知消息後,他並沒有感到特別慌亂,「政府這種舉措對學校和學生都不利,就美國近期政策的不穩定性來看,我猜測這個禁令可能會隨時間推移被取消。」 他認為,這種政策落實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依然會對日後赴美學習的中國留學生產生一些影響。
談到身邊正在準備申請留學的朋友和同學,景行表示,很多人因為美國相關政策的影響而開始轉變申請思路,更多地考慮和選擇更為穩定的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的學校。
中國學生留學格局面臨「洗牌」
另有不願透露姓名的某留學機構工作人員相信,禁止哈佛大學國際生入學或許只是個開始,後續恐會波及越來越多的頂尖院校。該政策調整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未來中國學生申請美國T10、藤校乃至T30名校的競爭將愈發激烈,錄取門檻可能呈現系統性提升。中國學生的留學格局可能迎來新一輪「洗牌」。
在此背景下,留學規劃正在發生變化。該人士分析,想要衝擊美國頂尖院校的家庭,可能需要將留學準備大幅提前,通過赴美就讀初中、高中來提升錄取概率。然而,這種低齡留學路徑也帶來雙重挑戰:既要應對更長的留學周期所產生的經濟壓力,又需克服低齡學生面臨的文化適應難題。部分家庭可能因此調整留學策略,轉而採取多國聯申的方式分散風險。
相關閱讀:
哈佛成功申請臨時禁制令 國際生轟美政府太不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