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一架由阿聯酋抵港的波音747-400貨機,上周一(20日)降落香港國際機場北跑道滑行期間偏離跑道撞向一輛保安巡邏車一同墮海,釀成車上兩人死亡,貨機則斷為兩截無人受傷。由於斷開的機身每截都超過200噸以及入水,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因而委託廣州打撈局專業團隊進行打撈,至今日(26日)已進入第四日,並於下午近4時成功吊起最大件的機身連機頭,至傍晚約6時小心放上可承載超大物件的半潛船「重任1500」,稍後將移交調查人員檢驗追查事故原因。
有工程師認為,預料會先將貨機的殘駭存放在適當的地方進行初步檢查及分析,再決定是否送往實驗室進一步分析。香港工程師學會航空分部副主席詹永年表示,檢查及分析飛機殘骸,有機會找到飛機當時有甚麼部件或零件出現問題,還可確定飛機發生意外前,部件或零件的最後位置。若是飛機結構或是部件零件需要再做詳細檢查分析,慣常做法是送回相關廠方進行測試。
今日早上約9時,打撈團隊的打撈船「南天翔」、「南天鵬」及拖船「穗救拖18」,再吊起貨機的部分機身殘骸放在躉船上。隨後工程人員小心用鋼索從四邊固定擱在跑道對出防波堤海中的最大一件殘骸,即貨機的機身連機頭部分。至下午約1時半開始,打撈船的吊機逐步緩慢將整件殘骸吊起,可見左邊機翼逐漸離開水面。另一艘同屬廣州打撈局,用作承載超大物件的半潛船「重任1500」,則在拖船「德鵬」號協助下遂步移近北跑道現場。
上周四(23日)開始連日來,專業打撈團隊已先後撈起遭撞落海的機場保安巡邏車、貨機引擎、起落架和機尾部分,亦已找到兩個俗稱「黑盒」的記錄飛行參數的「飛行數據紀錄器」(FDR),以及記錄駕駛艙內所有對話與環境聲音的「駕駛艙通話紀錄器」(CVR),並已送往實驗室進行初步分析。
機管局確認被撞落海的一輛機場保安有限公司巡邏車並非無人駕駛車輛,警方亦正調查事故。打撈工作期間,機場航班維持在南跑道及中跑道升降,運作未受影響。運輸及物流局指,目前兩個「黑盒」已送往實驗室進行初步分析,打撈工作仍正進行中,民航意外調查機構(AAIA)將仔細檢視相關部件,並預計於一個月內發表初步報告。
AAIA則表示,仍需時處理「黑盒」數據及充分分析和整合其他證據,將於一個月內發表初步調查報告,並繼續進行徹底及嚴謹的調查,以確定事故的發生經過和成因和提出安全建議。另外,警方已向涉事4名土耳其籍的男機組人員進行酒精及驗毒化驗,確認所有機組人員對兩個測試結果均呈陰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