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望洋畔迎全運濠江體育百年路

力报2025-10-24

今年11月與12月,澳門將攜手粵港,迎來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及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這不僅是澳門回歸以來承辦規格最高、影響最廣的綜合性體育盛會,更是這座小城百年體育發展的一座里程碑。從昔日西洋體育東漸的「第一站」,到今天聚力打造「活力體育之城」,澳門的百年體育發展之路,奠基於團結與堅韌的體育精神,時至今日更與時代浪潮、國家發展同頻,力圖在世界的競技場上以更自信、開放的姿態展現澳門的獨特魅力。11月及12月,澳門將和廣東、香港共同主辦第十五屆全運會及殘特奧會。(摘自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及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澳門賽區籌備辦公室網站)

開風氣之先:西洋體育的東方門戶

澳門是中國最早引入西方體育概念的城市,這得益於其作為中西貿易和文化交流前沿的特殊地位。從16世紀中葉澳門開埠起,葡萄牙人將歐洲的體育運動帶進澳門,包括騎馬、射擊、游泳等。18世紀下半葉,英國東印度公司進駐澳門,來澳門駐冬的英國人亦隨之將紳士體育帶來澳門,其中最為盛行的便是英人非常熱衷的賽馬運動。在1830年代出版的(瑞典)龍斯泰所著《早期澳門史》中附錄了一幅《澳門市區及港口圖》,「當中可見在關閘之南,標有跑馬場 ──「Racing Ground」,此後的其它地圖中亦有標註」。(引自馮菲、葉農《試述港澳地區在西方體育傳華過程中的歷史地位》,《RC文化雜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2016)

另外,桌球(檯球)、板球、網球等現代運動也傳入澳門。儘管當時的體育主要服務於西方人社群,但這些活動的舉辦、規則的確立,以及體育設施的建設,無疑為華人社會接觸並理解現代體育精神打開了一扇窗,使澳門成為中國體育史上獨特的「西洋體育啟蒙之地」。然而,由於社會結構和殖民統治的限制,這些體育活動未能普及至廣大華人社群,缺乏群眾性的基礎和本土化的發展。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在澳門流行的博彩體育活動賽馬車。(戴國標攝,澳門攝影學會提供,摘自「 澳門記憶 」文史網)

沉寂與潛流:本土化體育發展探索初期

隨着香港的開埠和區域經濟格局的變遷,澳門的體育先發優勢逐漸消退。從20世紀初到抗日戰爭時期,澳門的體育活動雖然偶有舉辦,但大多屬於自發性的組織和地區性的競賽,規模和影響力有限。官方對體育的投入難以為繼,專業教練和系統性的訓練更是匱乏。在此背景下,體育活動的社會功能悄然轉向——它成為華人社群維繫認同、砥礪精神的重要載體。例如,華人社團舉辦的武術表演以及節慶時的龍舟競渡,皆是在外來文化的衝擊下,為本土意識爭取存續空間的積極實踐。

抗日戰爭的爆發,亦深刻影響了澳門體育的社會角色發展。隨著內地大批中小學遷澳辦校,本地華人學校的體育事業意外獲得發展契機。同時,澳門體育界亦積極投身於救亡圖存的時代洪流。1937年成立的「澳門學界音樂界體育界戲劇界救災會」(簡稱「四界救災會」),為抗戰救亡工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段以沉寂為表象的時期,實則蘊藏著澳門體育發展轉型的伏筆。直到20世紀90年代,隨著澳門經濟的起飛和社會大眾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群眾性的體育熱情開始高漲。政府開始系統規劃與資助興建公共體育設施,為澳門的體育復興積蓄了破土而出的能量。

回歸後的復興:競技旅遊雙輪驅動

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為本地體育事業開啟了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特區政府接連成功主辦2005年東亞運動會、2006年首屆葡語系奧運會及2007年亞洲室內運動會等一系列國際性賽事,結合自1954年創辦的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1996年引進的澳門國際排聯世界女子排球大獎賽等傳統盛事,共同鑄就了堅實的體育基礎。

為支撐這一發展態勢,特區政府大力興建大型綜合體育設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各區現代化體育館與市民公園相繼落成,不僅極大豐富了居民的日常體育選擇,更為承辦高端賽事提供了硬件保障。與此同時,政府系統化地加強對精英運動員的培育與投入,令澳門在國際及區域賽場上的競爭力顯著提升,於武術、空手道、游泳等優勢項目中屢創佳績,捷報頻傳。

通過連年舉辦格蘭披治大賽車、國際馬拉松、籃球及乒乓球類邀請賽,澳門成功探索出「體育+旅遊」的融合發展模式。這些賽事已超越競技本身,成為吸引全球體育迷的城市名片,逐漸樹立「體育之城」的鮮明形象,不僅大幅提升澳門的國際能見度,更為本地經濟注入新動力。

時至今日,澳門已基本構建起完善的公共體育設施體系,擁有了蓬勃的大眾體育氛圍,並積累了豐富的大型賽事主辦經驗,同時特區政府提出堅持不懈地採取「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利好體育產業在澳門的長足發展。即將到來的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既是對澳門體育事業發展的最佳見證,也標誌著「體育之城」的建設邁入了嶄新的階段。立足於此,澳門在國家體育事業的宏偉藍圖中,譜寫屬於自己的時代進行曲。

(本文部分內容引自馮菲、葉農所著之《試述港澳地區在西方體育傳華過程中的歷史地位》,《RC文化雜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2016)

埃塞俄比亚发生4.9级地震 首都震感明显

2025-10-26

卢浮宫将部分珠宝转存法国央行金库

2025-10-26

美国国家飓风研究中心:“梅丽莎”已升级为三级飓风

2025-10-26

當東華義莊遇上《破‧地獄》 免費導賞未恆常開放古蹟

2025-10-26

(有片)鄧炳強:不再旁觀 有票之人社會需要你

2025-10-26

油麻地男子遭伏擊捱斬 警拘巴籍漢追緝4刀手

2025-10-26

甯漢豪明赴重慶出席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

2025-10-26

機場貨機墮海|打撈殘骸第四日 準備吊起最大件的機身連機頭

2025-10-26

八鄉錦田住宅闢製毒工場 警拘青年檢值1900萬依托咪酯

2025-10-26

雷霆2025│「犁庭掃穴」搜145間娛樂場所 警拘52人檢K仔及依托咪酯

2025-10-26

「積金易」客服人手已增逾六成 提速處理查詢與投訴

2025-10-26

台湾写真:光复日,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2025-10-26

智汇农创·技胜泉城山东省济南市第三届乡村振兴优秀人才“四创”大赛完美收官

2025-10-26

所罗门群岛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

2025-10-26

厄瓜多尔西部发生袭击事件 8人死亡

2025-10-26

美载人绕月任务飞船完成与火箭对接

2025-10-26

日本发生4.7级地震 东京震感明显

2025-10-26

日本发射新一代货运飞船为国际空间站送货

2025-10-26

美国一大学发生枪击事件 多人中枪

2025-10-26

美国威胁再加征关税引发加拿大不满

2025-10-26

泰国和柬埔寨就两国边界和平问题签署联合声明

2025-10-26

卢浮宫将部分珠宝转存法国央行金库

2025-10-26

2025-10-26

乾燥東北季候風影響 風高物燥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生效

2025-10-26

逾11萬次接聽 照顧者支援專線助港人釋重負

2025-10-26

陳慶勇檢閱民安隊少年團逾120學員結業會操

2025-10-26

深港首創知識產權證券化「雙跨境」 最快一日辦結

2025-10-26

麥美娟︰不認為青年選擇「躺平」 機會出現會很努力把握

2025-10-26

(有片)香港青年江旻憓:我在聯合國講述有愛的中國故事、香港故事

2025-10-26

衞生署:採經血驗HPV未有充分科學實證 不可靠

2025-10-26

旅發局辦會獎旅遊考察團 客人嚐美酒佳餚體驗「盛事+旅遊」

2025-10-26

(有片) 紅磡工廈迷你倉變毒品倉 警拘以色列漢檢值9000萬K仔

2025-10-26

(有片) 中環和安里土地廟遭搗亂 花樽和香爐被打翻

2025-10-26

政府樽裝水事件|部分受查人員已離職 許正宇:不影響調查工作 有機制及方法處理

2025-10-26

银行加强长期不动户清理 账户可恢复 资金仍可取

2025-10-26

花滑中国杯:日本、美国选手蝉联男女单冠军

202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