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体系初步建成 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量质齐升

经济日报2025-10-24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截至2025年9月底,沪深交易所共有5167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100万亿元,居全球第二位。其中,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环境、社会责任和治理(ESG)报告,披露公司的市值占全市场的七成左右,成为诠释上市公司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注脚。

制度体系初步建成

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潮流。金融资源配置和相关制度安排至关重要。

2024年4月,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健全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在此基础上,中国证监会指导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制定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指引》,标志着我国首个系统规范的强制性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正式建立。制度建设体现出三大亮点:

强制性与参考性相结合。要求重要指数样本公司、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等主体强制披露,同时通过编制指南提供具体操作指导,以“交易所指引”为强制性和底线要求、“编制指南”为参考性规范的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初步建成。

内容实质性显著提升。明确要求披露碳排放、能源消耗等关键量化数据,完善重点议题分析路径和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确保信息披露的深度和质量。

配套措施稳步推进。目前已发布“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应对气候变化”两项具体指南,并就“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等议题公开征求意见。今年修订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也专门明确,上市公司按照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这一制度体系的建立,为引导要素资源向绿色可持续领域集聚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既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也提升了上市公司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扩面提质彰显成效

ESG是当前全球资本市场焦点议题之一,其遵循“责任投资原则”,将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以公司相关信息披露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政策标准,引导资本投资、企业经营等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从国际实践看,ESG披露经历了从自愿到强化的过程。标普500公司中自愿披露ESG报告的比例从2011年的约20%上升至2023年的90%以上。

面对复杂国际形势,今年9月底,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我国明确表态,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潮流,尽管个别国家逆流而动,但国际社会应当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信心不动摇、行动不停止、力度不减弱。这展示了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大国担当,也为做好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监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政策持续引导下,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扩面、提质,彰显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成效。

披露覆盖面持续扩大。2024年共有1869家公司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达34.7%,另有612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可以说,市场已经有近半数公司较为系统地披露了可持续相关信息。

披露质量明显提升。99.3%的报告包含量化指标,超八成企业披露指标超过25个;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进步显著,62.1%的公司识别气候风险机遇,65.9%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

治理机制不断完善。67.3%的公司建立可持续发展治理架构,63.9%披露战略信息,44.0%设定量化可持续目标。

这些进展直接体现在国际认可度上。截至2024年底,沪深两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公司MSCI ESG评级[由国际权威指数机构明晟公司(MSCI)开发的评估体系,旨在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风险,为全球投资决策提供关键依据]有所提升,全球领先评级(AAA级、AA级)公司占比从5年前的零基础上升至7.2%。

立足国情循序渐进

健全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是推动可持续投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制度。

专家认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树立中国企业的全球形象,促进全球资本市场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支持中国企业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之路。

议题设置兼顾国际共识与国情实际。在关注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发展阶段和企业实际,提供规范、可比、高质量的信息,助力提升A股国际影响力。

披露要求坚持适度原则。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强调:“不能照抄照搬、走极端。”我国可持续报告披露制度既坚持了与国际各主流规则的衔接,保持了总体框架、总体要求的一致,同时又对部分难度和争议较大的披露指标,如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分析等作出妥善安排,预留出弹性空间。这样既能满足投资者数据可比、口径一致的需要,也能充分考虑当前的实际。

循序渐进,不搞大干快上,不搞“一刀切”。目前,按交易所披露指引,要求个别重要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强制披露,涉及400多家公司。“不盲目追求数量,也不搞全面铺开。”上述负责人表示。对强制披露公司,监管加强指导帮扶;对中小企业鼓励量力而行,体现出政策温度。

从披露走向治理

可持续发展披露的核心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只有扎实的可持续实践,才有真实的可持续披露。目前,ESG理念日益融入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

这一转变背后有深刻动因。当下,投资理念正在变革,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兴起,投资者将可持续发展视为风险管理和价值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益相关方期望提升:员工、客户、供应商等对企业社会责任提出更高要求,企业不仅要“做得好”,还要“说得清”。此外,随着数据与技术进步,数据采集、分析、验证能力提升,使得可持续发展披露从“高层次叙述”转向“可量化”“结构化”披露。

挑战依然存在。披露范围扩大、数据复杂性增加、供应链跨度延长等因素都推高了披露成本。对此,专家建议,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鉴证这种新型业务也应该纳入资本市场监管体系,以规范促发展。

上市公司作为中国优秀企业代表,已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不少国际投资者评价,中国企业在可持续方面“说得少、做得多”,是坚定的行动派和重要贡献者。下一步,政策将双管齐下:一方面引导上市公司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双碳”目标,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另一方面持续完善披露规范,推动实现内容更均衡、重点更突出的可持续信息披露。兴业碳金融研究院指出,中国ESG标准时代已经到来。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正从定性走向定量,从披露走向治理。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将帮助上市公司更好吸引境内外中长期资金,在全球资本市场展现中国企业的责任担当。

改建争议持续,美媒曝光:白宫东翼拆除后残骸被用作“高尔夫球场填料”

2025-10-26

卢浮宫抢劫案两名涉案嫌疑人已被捕

2025-10-26

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

2025-10-26

(有片)李家超見證逾萬童軍大會操 籲踴躍參與選舉投票選賢能

2025-10-26

本港錄得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

2025-10-26

上水石湖新村現雙「火龍」 直升機到場擲水彈

2025-10-26

嶺大與博洛尼亞大學合辦「人工智能治理技術國際研討會」 專家促提升AI監管成效

2025-10-26

本地基孔肯雅熱個案追蹤調查 鳳德商場設醫護站做評估

2025-10-26

從「鋼鐵將軍」到體育交流推動者——女排名將陳亞瓊的香江情緣

2025-10-26

陳國基曾國衞麥美娟出席「選舉進社區」巡迥展覽首站活動

2025-10-26

(有片) 長青公路拖頭貨物疑過闊 撞爆城巴玻璃3乘客傷

2025-10-26

機場貨機墮海|(有片)最大件機身連機頭殘骸吊離水面 交半潛船「重任1500」載走

2025-10-26

埃塞俄比亚发生4.9级地震 首都震感明显

2025-10-26

卢浮宫将部分珠宝转存法国央行金库

2025-10-26

美国国家飓风研究中心:“梅丽莎”已升级为三级飓风

2025-10-26

當東華義莊遇上《破‧地獄》 免費導賞未恆常開放古蹟

2025-10-26

(有片)鄧炳強:不再旁觀 有票之人社會需要你

2025-10-26

油麻地男子遭伏擊捱斬 警拘巴籍漢追緝4刀手

2025-10-26

甯漢豪明赴重慶出席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

2025-10-26

機場貨機墮海|打撈殘骸第四日 準備吊起最大件的機身連機頭

2025-10-26

八鄉錦田住宅闢製毒工場 警拘青年檢值1900萬依托咪酯

2025-10-26

雷霆2025│「犁庭掃穴」搜145間娛樂場所 警拘52人檢K仔及依托咪酯

2025-10-26

「積金易」客服人手已增逾六成 提速處理查詢與投訴

2025-10-26

台湾写真:光复日,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2025-10-26

智汇农创·技胜泉城山东省济南市第三届乡村振兴优秀人才“四创”大赛完美收官

2025-10-26

所罗门群岛发生5.9级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

2025-10-26

厄瓜多尔西部发生袭击事件 8人死亡

2025-10-26

美载人绕月任务飞船完成与火箭对接

2025-10-26

日本发生4.7级地震 东京震感明显

2025-10-26

日本发射新一代货运飞船为国际空间站送货

2025-10-26

美国一大学发生枪击事件 多人中枪

2025-10-26

美国威胁再加征关税引发加拿大不满

2025-10-26

泰国和柬埔寨就两国边界和平问题签署联合声明

2025-10-26

卢浮宫将部分珠宝转存法国央行金库

2025-10-26

2025-10-26

乾燥東北季候風影響 風高物燥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生效

202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