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近期,湖北多地也遭遇高温天气。在湖北武汉,高温使得用电负荷骤然增加,为了保障市民的用电安全,维护人员顶着烈日开展维修任务。
在位于武汉市江夏区的220千伏岳孙一回高压输电线路上,维护人员正身着屏蔽服开展紧急维修作业,他们需要消除这条承载着超过10万居民用电的“能源大动脉”上导线接点发热隐患。
工作人员介绍,这套屏蔽服是由细密金属丝编织而成,能形成等电位体,保护工作人员在高压电环境下免受致命电击。但同时,它也是名副其实的“桑拿服”密不透风。
36米的高空中,头顶是炽烈的阳光,脚下是滚烫的金属构架,现场的温度计显示气温已超过55℃。此刻,身上的屏蔽服无异于一个移动的“金属蒸笼”。按照规定,在高温下进行带电作业,每工作25分钟就必须下来休息至少20分钟,并进行有效降温。
在维护人员的精细操作下,线路隐患被成功排除,短暂休整后,他们又将奔赴下一个任务点。
江西:滚烫路面上的“精修细补”
夏季是公路养护作业的关键期。在江西泉南高速上,养护工人顶着高温全力开展路面坑槽“精修细补”作业。
在江西泉南高速吉莲段地热再生施工现场,10多台设备整齐排列,伴随阵阵轰鸣,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缓缓前行。工作人员介绍,热再生加温路面温度超过了200摄氏度,对作业来讲非常有利,因为高温越高,沥青的黏性越强,路面的修复质量就更好。
就地热再生技术就是把旧路面加热、破碎,掺入适量的新沥青,废料百分百就地循环再生利用,用于破损深度小于5厘米的轻微病害养护。为确保修补质量,摊铺机操作手紧盯仪表盘,精准控制沥青料温,力求拼接缝紧密贴合,平整度要控制在3毫米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