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全国多地立足自身资源特色,纷纷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精品路线,将赛事活动与文旅资源巧妙结合,配套大批花式“宠粉”文旅优惠措施,点燃夏日消费激情。
火爆出圈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现场观众人数节节攀升。第六轮南京队主场对阵苏州队的比赛,共有60396人,创下中国业余足球赛事单场观众人数之最。其中来自江苏省外的观众高达21306人,他们凭观赛票根,能享受南京市域内景区景点、住宿餐饮、商场购物等多重优惠,收获满满。
据了解,江苏全省结合“苏超”赛程安排,在暑期将开展看大展、赏好戏、享非遗系列活动,打造亲子游、避暑游、研学游等50多条跨区域主题旅游线路,并面向观众和游客推出景区门票减免、文旅消费券、志愿服务等大批惠民便民措施,让“苏超”热浪持续带火文旅市场。
2025(第五届)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也在近期启动,密集发布一系列体文旅深度融合产品。这些产品涵盖户外运动目的地、高水平赛事、赛事与文旅融合精品线路及配套文旅优惠措施、精品展览等,解锁体文旅深度融合的新玩法、新体验。
当体育的激情与旅行的诗意相遇,带来的不仅是消费数据的攀升,更是举办地通过赛事IP重新定义自身吸引力的生动实践。
7月的雅安青衣江畔,四川省首届霹雳舞公开赛与全国气排球邀请赛同步开赛,依托成都世运会IP,当地推出"世运冲冲冲"闯关活动,联动大熊猫研学、蒙顶山茶文化体验,办赛、引流、兴旅,一气呵成。这是成都世运会“跟着赛事去旅行”雅安站活动,类似活动已在四川多地陆续开展,游客好评如潮。
今年11月将在大湾区举办的“十五运”,群众赛事已在广东陆续展开,为当地今年的暑期旅游注入新活力。如举办五人制女子组足球比赛的湛江,在比赛中展演网龙舞、醒狮、舞鹰雄、傩舞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让运动员和观众既能享受精彩绝伦的赛事,也能领略独具特色的湛江文化。
“国家近年来强调赛事的经济价值和功能,有影响力的赛事IP尤为重要。”上海体育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海向人民网记者表示,重要的赛事具有品牌效应,吸引大量的人流和资源,串联起文化、旅游、商贸、美食等多重消费场景,充分展示当地文化特色魅力,为当地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及活力。
暑期“赛事游”的火爆,只是中国体育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一个缩影,随着赛事IP开发的不断深入和"体育+文旅"模式的持续创新,"跟着赛事去旅行"有望从季节性热点发展为全年常态。各地以赛事为媒、以文化为魂、以消费为力的融合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