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逾4,000名小四至小六學生組成的逾百支社創隊伍參與首屆賽馬會成長「機」地的「社區創變市集」活動,日前於D‧PARK愉景新城愉景新城向公眾展示豐富的創意方案、原型設計、社會服務體驗及學習所得。多個得獎方案展現以人為本的設計思維,照顧弱勢社群的需要。有得獎學生設計AI投射器,為長者作陪伴與傾訴,提供情感慰藉;有隊伍為流浪貓狗設定臨時房屋及自動餵食器,透過設置鏡頭網上直播給人觀賞,藉以賺取營運資金並補貼醫療受傷貓狗的開支,同時吸引有心人士領養。
賽馬會成長「機」地活動由豐盛社企學會、非牟利機構青年成就香港部聯合主辦,今年有38間小學參與,參與學生通過體驗式的社區創變課程,學習設計創變方案並發展領導及協作能力。活動又安排他們探訪社區組織或公司、參與線上環球交流活動等,以擴闊人際網絡及提升國際視野,進一步強化學習所得。每位學生並會以140元作種子資金,籌劃並實踐創變方案學社服務體項目,把學習平台伸延至課堂外,為社服創造正面改變。
聖公會主風小學隊伍「流浪動物樂園」,獲選為成長「機」地傑出隊伍獎之一。同學們提出「直播流浪貓狗」平台構思,通過24小時直播讓大眾實時關注流浪動物,並將打賞與贊助轉化為糧食、醫療及救援資源。他們又建議設自動餵食器,定時投放貓糧,內置鏡頭能拍攝到貓咪的情況,如貓咪受傷,就能及時送往獸醫診所,「我們希望透過直播平台,讓每一份觀看與互動都成為改變生命的力量,讓流量真正守護無家可歸的毛孩。」
另一傑出隊伍、天主教柏德學校「動物愛心速遞」團隊的學生,則為流浪動物設計一個便攜式可摺疊的方便屋,遇到惡劣天氣時,動物救援隊便會到不同地區放置方便屋,為流浪的小動物提供一個暫時性的居所。
聖公會聖安德烈小學「與您同在」隊伍設計了AI投射器,透過虛擬現實技術,為長者的已故親人或遠方家人生成逼真投影,重現在其眼前,猶如陪伴在旁。並通過分析用戶的語氣,提供具同理心的回應,給予情感上的慰藉,減少悲傷及孤獨感,使用戶感受愛及溫暖,獲得最具人氣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