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有关情况。发布会上,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不断提升水资源调配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
在骨干输排水通道方面,2022年以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引江济淮一期、引汉济渭等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通水,新增年调水量124.8亿立方米;新开工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吉林水网骨干工程等12项重大引调水工程,这些工程建成后可新增年调水量142.3亿立方米。
在重大调蓄结点方面,西江大藤峡、新疆大石门等24座大型水库建成运用,新增供水能力34.6亿立方米,新增防洪库容26.6亿立方米。另外,新开工黄河古贤等31项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建成后可新增供水能力49亿立方米,新增防洪库容36.7亿立方米。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称:“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加快完善。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经累计调水突破8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到1.85亿人,已经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对重大水利工程的支持和改革力度
此外,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继续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在项目谋划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印发了水利领域“两重”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加强内蒙古河套等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四川向家坝二期等大中型灌区、广东黄茅峡水库等大中型水库、浙中水资源配置等大中型引调水以及洞庭湖重点垸堤防等长江流域的防洪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关锡璠称:“在资金支持方面,中央投资支持比例平均提高约20个百分点,支持范围扩展到新建中型灌区、中型引调水等工程类型,并将中型工程的中央投资支持比例提高到大型工程的同等水平。”
在制度建设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将做好防洪工程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衔接,灌区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衔接,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衔接,促进发挥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