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想保卫的不只玻尿酸

北京商报2025-05-23

一篇来自华熙生物(688363.SH)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再次引发了舆论对于玻尿酸以及重组胶原蛋白概念的关注,文章言辞犀利,毫不掩饰地指出华泰证券、安信证券等发布的相关研报中的透明质酸“过时论”具有误导性,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5月21日晚间,华熙生物再度在微信公众号发文对相关问题进行回应。针对透明质酸与胶原蛋白孰强孰弱的问题,华熙生物称目前的证据更多来自透明质酸对胶原蛋白的先导牵引作用。

两度发声背后,近年来,市场热点从透明质酸向重组胶原蛋白转移,传统透明质酸企业已不见往日风光。两个多月前,该公众号发布的公司董事长赵燕在总裁办公会上的讲话,同样引发了华熙生物向“贪腐宣战”的热议。一方面向内重塑组织,一方面“喊话”行业研究机构“以正视听”,内忧外患下,华熙生物何时能迎来业绩拐点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话题。

华熙生物想保卫的不只玻尿酸

再度发声

近期,华熙生物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对当下“透明质酸过时”等市场观点发起驳斥。5月21日晚间,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眼前之巅与群山之险——答媒体及各界朋友》,统一回复了市场集中关注的问题。

华熙生物称,部分研报通过“所谓的对比研究”抬高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贬低玻尿酸产业,描述其为“过时”“不如某物质安全”,是“由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损害了中国优势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某皮肤科专家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透明质酸与胶原蛋白这两种原料是两个不同的物质,但都是皮肤必需的成分,各有生物学特点。针对“华熙生物如何看待重组胶原蛋白”的问题,华熙生物表示,在很多场景下,无法比较透明质酸与胶原蛋白孰强孰弱。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都是人体重要的物质,透明质酸与胶原蛋白的互动,构成了细胞外基质ECM功能的核心,这两个物质形成了信号共生、力学共生、病理共损的三重关系。

华熙生物进一步表示,获批的三类医疗器械数量能直接说明一个成分在注射后的安全性和技术壁垒。前期华熙生物所质疑的券商研报中,所涉及的企业在医美填充领域并没有获得任何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所以并不具备对医美填充成分技术的评估和宣传条件。

“华熙生物旗下的透明质酸相关医美注射类产品的三类医疗器械证数量是行业内最多的。从国家药监局的批准数量对比来说,没有任何依据说明重组胶原蛋白的安全性高于透明质酸。”华熙生物如是表示。

业绩压力

舆论争锋背后,近年来,重组胶原蛋白概念兴起,相关企业股价一路走高,成为资本市场上新的明星企业。而与之相比,老牌透明质酸企业的股价整体出现回落。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股价上,也体现在业绩上。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华熙生物营收、净利双降。报告期内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

在2024年年报中,华熙生物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经营成果承压,因管理变革的组织架构升级、薪酬体系变革、咨询公司费用和股权激励费用等超过7000万元,影响了短期损益,但为公司长期发展夯实基础。同时,公司对应收账款、存货、商誉等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对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了大额减值准备约1.89亿元。

从公司业务构成来看,华熙生物医美业务发展势头较好。公司原料业务实现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9.47%,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3.06%;公司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32.03%,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26.85%。

主要拖累公司业绩的是公司收入占比较高的消费品相关业务。受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周期波动和战略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调整仍在持续。2024年,华熙生物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实现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7.92%。

今年一季度,华熙生物营收、净利同样双降。财务数据显示,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0.78亿元,同比下降20.77%;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1.02亿元,同比下降58.13%。

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表示,医美行业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医美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规范的加强,医美行业的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在投融资专家许小恒看来,未来医美行业规范需通过监管强化、技术赋能、科学引导三管齐下,推动从“流量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企业需在守住技术底线的同时,平衡市场与科研投入,而政策层面则需构建全链条监管生态,保障消费者权益与行业可持续发展。

高调反腐

今年3月,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董事长赵燕在总裁办公会上的讲话,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

赵燕表示,2024年公司步入变革调整期,第一阶段公司重点进行了流程的调整,流程调整只是把公司失控的动作纠正过来,暴露很多原来没有暴露的问题,真正的变革是人的变革,现在刚刚开始。

“鉴于企业管理之前的宽松风气,内部滋生了非常多的问题,今年公司已开始了刮骨疗毒,对于历史问题绝不姑息放纵,所有贪腐人员无论职务高低,必须在3月31日前限时交代问题、提交辞呈。如超过时间未主动交代的,将移交司法部门,不做内部处理。”赵燕如是说。

这一变革很快就在公司人事调整上有所体现。3月20日,华熙生物公告称,公司正在进行管理变革,为调整管理架构,结合公司战略发展需要,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经公司总经理提议,对部分高级管理人员职务进行调整,同时根据公司经营管理需要,聘任新的高级管理人员。

华熙生物表示,鉴于刘爱华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退休时与公司签订了返聘合同,现返聘合同将于近期到期,且到期后不再续签。刘爱华不再担任副总经理职务,后续将不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此外,公司正在进行管理变革,为调整管理架构、精简管理层级,公司决定减少非法定要求的副总经理职位数量。徐桂欣与栾依峥不再担任副总经理职务,不再属于高级管理人员序列,但仍然在公司工作,担任业务副总裁。根据公司经营管理需要,聘任汪卉、相茂功担任副总经理职务。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华熙生物方面发去采访函,公司未专门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而是发布了一封《媒体回复》,其中提到,华熙生物本次行动的目的不在于一城一地的争夺,而是防止少数资本与消费市场超级势力的结合、防止少数学术权力与市场准入资源的结合、防止少数人操控信息的基本生态。

11名苏丹籍难民在利比亚沙漠中因脱水死亡

2025-05-24

俄罗斯发射一颗军用卫星

2025-05-24

美法官阻止政府终止国际学生身份措施生效

2025-05-24

为扩大“蓝碳”规模 日本将开展深海藻类生物调查

2025-05-24

美媒揭批大规模减税法案 提醒美国民众:“除非你非常富有 否则将过得更糟”

2025-05-24

国际观察|众议院涉险过关 美减税法案争议难平

2025-05-24

哈佛大学称已就美政府对国际学生的禁令提起诉讼

2025-05-24

巴基斯坦延长对印度航班关闭领空至6月24日

2025-05-24

俄乌完成直接会谈后首批大规模换俘

2025-05-24

新加坡新一届内阁宣誓就职

2025-05-24

特朗普提议对欧盟征收50%关税 欧美股市大幅低开

2025-05-24

40歲女子倒斃樂華北邨單位 3歲女兒被送院檢查

2025-05-24

2025香港國際法律服務大會探討「跨法域 鏈全球」新格局

2025-05-24

惠譽維持香港AA-信用評級 政府:肯定了香港強勁信貸基本面

2025-05-24

中學校際高球賽參賽學校數目創新高 助推高球運動普及化

2025-05-24

民政事務總署開放19間臨時避暑中心

2025-05-24

紐約電視電影節公布得獎名單 TVB 6項提名全數得獎

2025-05-24

警方調查青衣南灣隧道入口致命意外 運輸署稱工作人員有穿反光衣

2025-05-24

總商會:難判斷關稅戰最壞時間是否過去 強調本港經濟基調良好

2025-05-24

陳美寶與港鐵管理層會面 敦促全面為整個鐵路網絡作風險評估

2025-05-24

許正宇:公司遷冊機制並無特別針對哪個行業

2025-05-24

樂華北邨3歲女童伴母屍4天 學校老師多次跟進本打算今日再家訪

2025-05-24

陳國基實地考察「八一九銀礦灣大屠殺」歷史現場

2025-05-24

「I SEE·I KNOW」香港青年認知祖國系列活動 近50名港青到訪長慶油田

2025-05-24

「北部都會區論壇 -深港協作篇」順利舉辦 深港協作促進北部都會區發展

2025-05-24

打鼓嶺貨倉起火 塑膠廢料焚燒冒煙

2025-05-24

德適生物醫學AI模型 提升影像診斷能力

2025-05-24

外交部:已就日本抓扣台湾渔船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2025-05-24

外交部:奉劝美方不要再利用菲律宾在南海挑事

2025-05-24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答记者问

2025-05-24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2025-05-24

5148.3万件、1432.6亿元,补贴购新消费火热!消费结构向中高端跃迁

2025-05-24

从“单打独斗”到“共赢共富” 特色产业创新发展蝶变成“金招牌”

2025-05-24

习近平同德国总理默茨通电话

2025-05-24

应急管理部公布一批化工非法生产典型案例

2025-05-24

习近平向罗马尼亚当选总统达恩致贺电

2025-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