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盈盈)香港理工大學宣布本年度「青少年研究指導計劃」於今日順利結束。今年計劃涵蓋31個跨學科研究主題,讓高中生在理大學者帶領下,透過實驗、實地考察與數據分析等環節,完成具真實應用價值的研究,培養科研素養與解難能力。
理大協理副校長(環球合作)沈岐平表示,「青少年研究指導計劃」讓中學生在理大優秀學者的帶領下,親身參與科研課程,並有機會在國際會議上展示研究成果,啟發學生以多角度思考與跨學科方法,推動具影響力的創新研究。
本年度設31個研究主題,範圍涵蓋醫療與健康、地測及地理資訊科學、社會科學、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工程等。參與學生在學者指導下,從問題定義、研究設計到成果展示,完整體驗研究流程。

其中,在理大護理學院學者指導下,八位分別來自沙田培英中學、聖母無玷聖心書院、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英基沙田學院、弘立書院、港大同學會書院、恩主教書院和潔心林炳炎中學的學生,以「青少年心理健康與抗逆力」為題進行研究。她們完成理大「心理彈跳站」(ReST Hub)提供的「Mission ReST」抗逆力培訓課程,了解及掌握如何建立抗逆力,並在現有框架外設計出一套結合環境調適與遊戲化元素的創新方案,透過創造輕鬆的環境和互動化體驗,幫助青少年增強抗逆力。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學生金瑜則分享,她從中學到研究不只是理論與數據,而是如何與學生建立聯絡,「因為在與學生進行個人訪問時,我深切感受到自己確實在為眼前的人提供實質的幫助。將這些洞見整理、匯總並落實到研究專題中,讓事情得以推動與運作。」

來自香港國際學校和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的兩位學生,在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學者指導下,進行「利用人工智能研究波士頓地區長時間序列植被物候變化」為題的研究。學生透過構建深度學習模型,有效重建植被動態的季節軌跡,偵測區域的物候變化趨勢。兩位同學分享指:「參加計劃是一段充實且開拓眼界的寶貴經歷,在導師悉心指導下,我們學習植被物候學,並掌握衛星數據處理及編程技術。項目獲得『從太空看地球創新挑戰賽』的優異獎及最具創意獎,更讓我們深感自豪,也激勵我們未來繼續投身科研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