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南亚红河三角洲到尼罗河畔,双胞胎集团的国际业务版图正沿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稳步扩展,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中国畜牧业“走出去”的生动实践。
9月中旬,埃及邦盛饲料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江西省政府代表团深入生产车间,察看饲料生产的各个环节。这家由双胞胎集团投资的企业,已成为中埃畜牧业合作的成功典范。
与此同时,双胞胎集团投资埃及布海拉省工业区年产20万吨饲料工厂项目的获批,以及与中国海大集团、大北农等其他四家饲料企业联合采购阿根廷豆粕的突破性举措,都标志着这家中国企业500强正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融入全球市场。
始于埃及:成功典范,一厂变四厂
在埃及,双胞胎集团的邦盛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2017年3月正式投产。这家位于北非国家的企业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已由一个厂发展成为四个厂了。
双胞胎集团在埃及的第二家企业,是组建以生产白羽肉鸡为主业的禽业公司,今年禽业公司在萨达特新建了年产30万吨的第二个饲料工厂,在明亚投资建设27万套白羽种禽项目。
埃及正邦农业有限公司在布海拉省工业区拟建设年产20万吨的饲料工厂,也已完成建筑许可报批和土建招标,即将开工建设。
江西省政府领导在访问埃及时表示,江西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企业“走出去、国际化”,对双胞胎集团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份额的做法和目标表示高度赞许和大力支持。
全球布局:从东南亚到非洲市场
“语言是打开市场的钥匙,更是跨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日,双胞胎集团有关负责人在云南红河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专场宣讲会上表示,越南语专业人才不仅是语言沟通的桥梁,更是理解当地商业逻辑、把握市场机遇的关键。此次专场招聘,正是双胞胎集团针对越南语专业定制的“人才精准对接计划”,旨在选拔兼具语言能力与产业视野的全球化人才。
双胞胎集团的国际化步伐并不止于埃及。在东南亚市场,集团正积极在越南、缅甸建立饲料工厂,并专门针对越南市场开展2025国际管培生招聘计划。
这些国际管培生将在中国接受培养后定岗至越南工作,覆盖养户管理、养殖生产、采购等多个方向。截至2024年底,集团已在越南投资建设5个现代化饲料工厂,与当地300余家养殖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并计划未来3年内在越新增10条智能化生产线,
集团在缅甸已完成两个年产20万吨以上饲料工厂,种鸡场、孵化场、种猪厂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在非洲,继埃及项目成功后,双胞胎集团正寻求与更多非洲友好国家合作。今年9月,双胞胎集团有关负责人到乍得共和国考察,与乍得畜牧与动物制品部负责人亲切交流,并就合作事宜进行了商榷和探讨。
随着市场的蓬勃发展,双胞胎集团正加速海外布局,据双胞胎集团投资部有关负责人透露,2026年,集团还将在坦桑尼 、摩洛哥等国家进行饲料产业布局。
贸易网络:构建多元化供应链
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双胞胎集团正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全球供应链。
2025年6月,双胞胎集团与中国海大集团、大北农、通威集团和建发四家企业联合签署协议,首次从阿根廷采购约3万吨豆粕。这批豆粕于2025年7月启运,9月抵达广东港口。
此举标志着以双胞胎为龙头的中国饲料行业正积极拓宽供应源头,以应对国际贸易关系紧张带来的挑战。
此外,双胞胎集团还通过规模化集中采购、利用期货市场等多种方式,从巴西、南非、美国、法国等近20个国家采购玉米、大麦、高梁等原料,全面构建全球网络布局,提升集团整体竞争力。
行稳致远:稳固根基支持海外拓展
双胞胎集团的国际化扩张建立在坚实的国内基础之上。2024年集团饲料销量达1550万吨;生猪上市1778万头,营业收入1038.68亿元。
在国内市场,双胞胎集团通过“三百工程”帮助养殖户降本增效,在“双百工程”基础上每吨饲料再为养殖户节省100元。
这一目标通过AI大数据商情研判系统、三级研发IPO体系、数字化转型推动智能制造升级等四大核心体系实现。
集团还盛装亮相2025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和2025中国畜牧业博览会,全方位展示猪料、禽料、水产料、反刍料等核心板块的明星产品。
随着双胞胎集团在埃及、越南新公司的获批,一个更加全球化的贸易网络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