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但长期以来缺乏统一技术指引,导致企业建设数字化工厂时面临标准不一、系统兼容性差等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进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基础架构、技术应用、分级分类、实施指南、测试评价、互联互通,以及数据管理、数据质量、产品主数据等关键急需标准制修订”。
日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的GB/T 46511-2025《食品数字化工厂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作为国内食品行业在数字化工厂建设领域的首个通用性技术国家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为食品工业企业迈向智能化、数字化提供了权威、统一的技术指引和实施框架。
该标准第一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业食品标准化研究所刘鹏副研究员表示,食品行业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领域,数字化工厂建设不仅关乎生产效率提升,更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和供应链韧性。以往,企业在推进数字化时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系统互操作性差、数据孤岛现象突出。该标准通过给出食品数字化工厂技术建设的总体要求、总体架构及其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管理层等关键技术要求,为企业提供了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维护的全链条技术规范。
“标准的核心在于推动食品工厂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生产,”刘鹏说,“它明确了数字化工厂应具备的基本技术要素,包括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质量风险的智能预警、全链条追溯能力等,从源头保障产品安全。”
该标准的实施将显著提升食品行业整体竞争力。我国食品工业规模居世界前列,但数字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该标准的发布实施,食品行业数字化改造进程将步入规范化、高效化新阶段。专家呼吁企业积极参照标准,加快技术改造,同时需加强宣贯与培训,确保标准落地生根,助力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