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期间,“百城万店金秋美酒消费季”活动成果发布会暨中国酒类流通协会30周年联名款首发仪式在南京举办。此次活动宣告了“百城万店金秋美酒消费季”的圆满收官——40天里,百城万店参与、千亿消费总额、1.2亿人次触达,同时首发6款中国酒类流通协会30周年联名款产品,后续还将有更多美酒推向市场,掀起新一轮消费浪潮。

活动期间,新疆天塞酒庄营销公司董事总经理沈伟敏接受了新华网记者的采访。
新华网:近年来新疆葡萄酒产业在全国的关注度逐步提升,作为新疆葡萄酒的代表品牌之一,天塞认为当前新疆葡萄酒产业在走向全国过程中,最突出的优势和需持续突破的方向分别是什么?
沈伟敏:新疆葡萄酒产区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新疆葡萄酒文化的根儿。因为现在葡萄酒的下滑,很大的原因是消费者觉得葡萄酒是个舶来文化。只有让消费者在文化上觉得找到了溯源情感共鸣,才能够让葡萄酒更好的推广到消费的场景当中去。
这方面新疆葡萄酒比较有优势。因为在《史记·大宛列传》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宛左右以蒲陶(即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馀石,久者数十岁不败。”这就代表了2000多年前,西域已经开始种葡萄酿酒了,而且那时候的葡萄酒品质就很好,有非常好的窖藏潜力。这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中国葡萄酒文化的根儿推溯到了两千多年前,而不再是个简单的舶来文化,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情绪连接点。第二,新疆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葡萄,种出来的酿酒葡萄品质非常好。所以其实新疆既有文化的根,又有非常好的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所以我认为新疆葡萄酒未来发展既能有高度又能有广度。

新华网:天塞葡萄酒品牌现阶段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参加这个活动为品牌带来哪些实际助力?
沈伟敏:在过去十多年里,天塞非常关注葡萄酒的专业圈层和爱好者圈层。因为我们觉得是要让对葡萄酒最有品鉴能力,最挑剔的消费者来品评我们的产品。天塞去接受挑战,让国人对于中国葡萄酒的品质能够有自信。让专业领域内中国葡萄酒的口碑越来越好,证明中国有好的葡萄酒,中国有让人惊艳的产品。
在这个基础上,天塞去开拓市场。因为品牌不能只有高度,还要有广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带动产业进一步健康的发展。所以在发展了十多年以后,天塞现在越来越专注广度的开发,也就是流通渠道的开发。在做流通渠道开发的过程当中,像秋季糖酒会这样针对综合性酒商的这样的一个展会,对于天塞来讲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互动平台。
新华网:亲临本次发布会现场,看到“百城万店金秋美酒消费季”的成果展示,这种围绕“促消费、强品牌”的行业氛围,给天塞团队带来的最直观感受是什么?是否让品牌对后续参与类似行业活动更有期待?
沈伟敏:本次活动给天塞团队带来诸多启发。天塞营销公司虽聚焦生产端 —— 核心是通过精细化土地耕作呈现高品质产品,但与直接面向消费者、负责消费场景构建及C端转化的渠道端视角不同。而在此次平台上,天塞不仅接触到部分消费者,更能系统化了解不同消费者需求,这些洞察对天塞优化产品生产、精准赋能渠道客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