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除登革熱,白紋伊蚊亦可傳播基孔肯雅熱,近期本港鄰近地區及部分海外國家的基孔肯雅熱感染個案數字大幅上升,其中佛山市最新通報截止21日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達2,659宗。香港市民頻繁往來各地尤其北上,要特別留意防蚊。香港特區政府跨部門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今日(23日)召開第二十次會議,檢視蚊患最新情況和各部門的防治蚊患工作,並討論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措施。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根據粵港澳三地建立的傳染病通報機制,充分掌握廣東省近日基孔肯雅熱的最新情況,並會繼續和粵澳兩地保持緊密聯繫。
食環署代表指,今年4月至6月的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4月為1.2%;5月為8.6%及6月為9.5%)較去年年期(4月為4.2%;5月為15.7%及6月為14%)下降,整體保持在較低水平。雖然香港由2020年至今沒有錄得確診基孔肯雅熱的個案,但因應炎熱多雨的天氣來臨,加上暑假期間出入境人流將變得頻繁,輸入的蚊傳疾病個案在本港出現傳播的風險明顯增加,各部門必須嚴陣以待,密切留意監測指數所反映的蚊患情況。若市民在外地感染基孔肯雅熱並在傳染期內在香港被蚊子叮咬而蚊子再叮咬其他人,便可能引發本地傳播。本港各業界及市民必須提高警覺,持續加緊防蚊控蚊的工作,與政府攜手避免蚊患在夏季惡化及減低出現本地蚊傳疾病個案的風險。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已提醒市民不論在本地或外遊時,都應時刻做好防蚊控蚊及個人保護措施。中心港口衞生科已在各個口岸加強巡查,確保環境衞生良好及有效落實防蚊措施,並會為抵港人士進行體溫篩查,為發燒旅客進行健康評估及在有需要時轉介他們到醫院作出跟進。中心亦會與航空公司和旅遊業界等持份者保持緊密聯繫,適時更新疾病資訊和健康建議。中心已設立基孔肯雅熱專題網頁,向市民提供相關資訊。
中心亦已去信全港醫生和醫院,提供最新流行病學資訊,並呼籲他們留意外遊回港的求診人士是否有基孔肯雅熱相關病徵。如發現病例,應即時轉介病人入院治理,並按既定機制向衞生署呈報,以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及防控工作。醫管局亦已提醒醫護人員提高警覺,及早識別患者,以便適時診斷和治理病人。一旦發現疑似病例,醫管局會啓動監察及通報機制,即時向中心通報個案。
因應颱風韋帕過後,蚊子滋生地可能因積水而令蚊患風險上升,各部門以及其持份者會盡快採取新一輪行動,徹底清除蚊子滋生地,並輔以霧化(即超低微量噴灑)方式殺滅成蚊。之後,各部門會繼續積極採取滅蚊行動,包括在雨季期間最少每星期清除蚊子的潛在滋生地一次,以及適時同步啓動霧化工作至雨季結束,共同為保障公共衞生作出貢獻。
話你知:基孔肯雅熱患者出現的典型三大症狀包括發熱、皮疹、關節痛,但多數一周內可自行緩解,公眾無需過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