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从中国持续放宽入境免签政策以来,“中国游”火爆全球。日前,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口岸出入境外国人3805.3万人次、同比上升了30.2%。数据大幅提升的背后是全国各口岸持续打造的入境第一站的系列便利措施。
北京:“双排并检” 外籍游客通关提速约30%
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号航站楼的边检入境现场,记者看到不少外国旅客正在等待办理通关手续,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每天下午3点到5点左右的入境高峰时段为例,这里将会有3000余人短时间内相继抵达。为应对客流量较大的情况,现场实行了“双排并检”模式。
杭州:科技赋能 外籍游客入境通关“加速度”
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口岸现场,记者看到了特别的“工作人员”——智能人形机器人。边检民警介绍说,这个新锐装备很是能干,它能解答旅客的政策咨询等日常勤务,不用民警一遍遍重复解释。
除了上岗的机器人,今年一月,杭州边检站还正式启用了外国人入境登记卡自助填报终端,拿智能手机就能自己在网上填信息。
广州:“科技+服务”将通关速度转变为经济增量
今年上半年,第137届广交会在广州召开,各国客商汇聚羊城,入境客流大幅增长。如何将通关速度转变为经济增量,广州边检总站下足了功夫。
为便利境外采购商参展,广交会期间,琶洲港澳客运口岸还设立了境外采购商远端办证点、临时签证点等服务设施,边检民警引导参展商走专用通道、快速办理相关手续,境外参展商入境后步行不到10分钟即可到达展馆。
此外,广州边检打出“科技+服务”组合拳。在白云机场等口岸,部署了“大屏幕数字人”AI智能交互平台、AR通关指引。
上半年广州各口岸入境外国人超150万人次,同比增长40%,总量、增幅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