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长已成过去时,医药行业大变局!

赛柏蓝2025-07-08

图源:豆包

图源:豆包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4月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仅0.8%,显著低于规模以上工业整体6.4%的增长水平。这一现象背后,既有行业周期性调整的阶段性特征,也暴露出结构性矛盾的长期积累。

医药行业增长乏力主要原因剖析

政策调控与支付体系的双重挤压。首先是集采常态化与价格下行压力,自2018年国家药品集采政策实施以来,药品价格持续下降。2024年第十批集采平均降幅达74.5%,部分品种降价超90%,直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中药配方颗粒和中成药集采的扩围进一步加剧价格竞争;其次是医保控费与支付结构单一,医保基金支出增速放缓(2024年1-10月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支出同比+8.94%),且创新药在医保中的支付比例不足35%,商保对创新药的支付贡献仅为6%,支付端未能形成多层次支撑,导致高价值创新药难以快速放量。

市场需求分化与内需疲软。一是基层医疗下沉不足,尽管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基层医疗资源扩容,但基层用药目录的覆盖范围有限,仿制药和中成药需求未充分释放;二是消费升级与老龄化错配:老龄化加速带动慢病用药需求,但医保覆盖的刚性品种以低价仿制药为主,高价值创新药渗透率不足。例如,2024年诊疗人次增长15.9%,但据南方所统计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总规模却下降1.2%。

研发同质化与创新转化效率低。一是靶点扎堆与研发内卷,创新药领域热门靶点(如PD-1/PD-L1)竞争激烈,2024年国内39款1类新药获批,但同质化严重,临床价值差异化不足。例如,双抗、ADC等赛道虽为热点,但多数企业依赖跟随式创新;二是研发投入强度不足,部分传统药企研发费用占比低于2%,远低于国际药企15%-20%的水平。AI技术虽在靶点发现等环节提升效率,但实际临床转化率仍需验证。

国际化挑战与出口结构单一。一是出海壁垒增加,美国等市场对中国生物药企的政策限制(如FDA审评趋严)阻碍创新药国际化进程。尽管2024年医药出口额同比增长3.12%,但主要依赖仿制药和原料药,高附加值制剂占比低;二是授权合作模式待优化:尽管License-out交易额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达336亿美元),但多数交易集中于早期临床阶段,首付款比例低,长期收益不确定性高。

数字化转型滞后与成本压力。一是数据孤岛与协同不足,医药工业数据标准不统一,临床与研发数据割裂,AI药物研发的产业化落地效率受限。例如,AI虽能缩短40%的研发周期,但仅有14%的临床成功率提升;二是原材料与运营成本上升:2024年原料药价格上涨叠加环保成本增加,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医药流通企业回款周期拉长,经营性现金流承压。

长期增长逻辑未变,外资、国企转型动作更快?

尽管短期增长承压,但医药行业的长期增长逻辑未变。政策端(创新药定价改革、中医药扶持)、技术端(AI+基因编辑)、需求端(老龄化、消费升级)的三重驱动下,行业将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在行业面临复杂环境的阵痛期,转型、变革的步伐,外资快于内资,国企快于民企。

阿斯利康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议上掷出调整战略重磅炸弹——正式退出神经科学领域,转而将资源聚焦于‌减重、免疫学‌等核心领域。阿斯利康退出神经科学并非简单的减法,而是基于价值坐标系的重新定位。

阿斯利康生物制药研发执行副总裁Sharon Barr强调,退出神经科学领域,是为了集中资源、支持核心治疗领域和高价值项目,资金将重新投入体重管理、血脂异常、呼吸系统疾病和免疫学等领域。

阿斯利康全面退出神经科学领域并非孤例,而是全球药企“聚焦和瘦身”浪潮的缩影。

辉瑞于2019年分拆仿制药业务,与迈蓝合并成立晖致,彻底剥离非核心资产,全力聚焦创新药研发;诺华也分拆仿制药部门Sandoz独立上市,同样将重心转向创新药业务;BMS因核心产品面临专利到期,2024年启动15亿美元瘦身计划,裁员2200人、关闭癌症免疫学研究中心,终止12个早期项目,将资源集中于Reblozyl和Opdualag等核心产品;2023年,武田制药大规模精简管线,停止开发18款覆盖肿瘤、神经科学等多个治疗领域的药物,集中资源于最有潜力和符合公司长期战略的项目。

外企“聚焦策略”与“瘦身行动”的底层逻辑基本一致:剥离低回报资产,将资源集中于免疫、减重、肿瘤等高增长、高确定性领域,以应对专利到期压力与研发效率挑战。

聚焦优势领域,医药国企并购重组浪潮再起。近期并购重组利好政策频出,新国九条+并购六条,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医药行业并购重组持续升温,国企成为并购重组市场的主力军。与医药行业国企的优势领域相符合,医药国企的并购重组事件主要集中在医药商业和中药板块,年初以来,国药集团、中国通用集团以及华润集团纷纷公布并购动作。

从短期来看,具备核心技术或稀缺资质的民营生物医药企业将迎来利好,可能成为国企抢购对象,估值或抬升。从长期来看,国企牵头并购后,可能增强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出海能力,与跨国药企争夺新兴市场,从而增强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而言之,这一政策既是国企服务国家战略的体现,也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尝试。若执行得当,有望实现“国企资源+民企活力”的双赢,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从“跟跑”向“并跑”甚至“领跑”跃升。但成功的关键在于平衡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避免行政化“拉郎配”。后续需关注配套细则的落地。

根据海通证券医药研究首席分析师余文心的《医药行业国企改革报告:国企改革正当时,船到中流当奋楫》,国企改革是助推医药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国改关键之一是资产优化+聚焦主业;之二是管理层变更,推动治理结构改善;之三是推出激励方案,有效激励内部动能;之四是品牌价值与产品力重塑;之五是营销改革推动核心产品放量;之六是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

在医保控费持续深化与药品集采常态化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医药产业正经历深度结构性调整期。

在新的医药政策下,仿制药企的日子明显不太好过,随着医保局带量采购的大幅降价,仿制药的毛利大大降低,只有创新药才能享受到市场的高溢价,所以曾经的一大批药企纷纷开启转型、变革之路。

近十年来,中国民营企业的突围和崛起离不开其当机立断的领导者、灵活敏捷的组织,以及实干进取的团队。当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企业快速成长、业务结构愈加复杂,企业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适配和调整其组织,实现能力升级、持续健康增长和盈利。

组织变革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贝恩咨询认为,“CEO作为组织变革的核心灵魂人物,需要时刻拷问自己变革的初衷。

贝恩总结了以下四大问题作为试金石,检验一个企业是否对变革“真正想清楚”了,帮助CEO通过全局视角通盘思考组织变革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包括:为什么要变?以终为始,从问题出发、结果导向,明确变革要解决的业务与经营关键问题是什么、变革要达成的经营目标和组织目标是什么?

不变会怎样?反向思考,如果按照现在的组织模式是否也能达成以上目标。变与不变的取舍是什么?如果不变,会出现什么最严重的后果?

哪些要变?组织变革通常涉及组织架构、管控模式、管理体系、业务流程、系统工具、考核激励、人才体系等各方面。要达成以上变革目标,是否需要伤筋动骨,还是说只对其中某一部分进行调整,如果是,可能并不需要发动一场“大型变革”。

怎样才算成功?想象变革成功的图景是怎样的,变革的里程碑是什么,以什么指标衡量成功,最终如何体现在损益表(P&L)上。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制药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市场增速的放缓、竞争的加剧以及政策环境的不断变化,未来,唯有主动拥抱变革的药企,才能突破增长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长。

加沙冲突激化23死 停火谈判遇冷 以军遭遇化武袭击致

2025-07-08

竞价197轮、26500元/㎡!君一控股斩获青岛崂山区王家村二期地块

2025-07-08

金砖推动科技合作 助力应对全球挑战——访巴西科技创新部长卢西亚娜·桑托斯

2025-07-08

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国家发展道路上的坚定伙伴——访南非独立分析人士桑迪莱·斯瓦纳

2025-07-08

中国与埃及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2025-07-08

簡樸房條例草案明日提交立法會首二讀

2025-07-08

中電與VTC深化合作 共育綠色能源專才

2025-07-08

警務處處長周一鳴:首五個月錄近3.6萬宗罪案按年下跌2.8% 騙案則按年上升8.4%

2025-07-08

交通运输部检查指导组明察暗访发现津蓟高速京秦地道存在渗流问题

2025-07-08

百团大战,这些细节应该铭记!

2025-07-08

【理响中国】卢沟桥畔的硝烟,永不敢忘、永不能忘!

2025-07-08

沿着纬度听中国|水墨乌江画廊 一船尽览山水长卷

2025-07-08

7.8|太保产险用“行走的思考”创新演绎保险温度

2025-07-08

原董事长、总裁接连失联?!起底“新生”中的百年人寿!董事长王新浩:即将完成全年基础计划目标

2025-07-08

太保寿险启动“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

2025-07-08

新华保险开展2025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

2025-07-08

国富人寿高管变阵!多面手刘先云履新副总、吴传明退场或执掌帅印

2025-07-08

三年亏8亿!镁信健康只剩下上市这一条路?

2025-07-08

中国太平全面开展“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

2025-07-08

聚焦“爱和责任”,腾讯微保多元主题活动响应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

2025-07-08

重庆筑牢长江禁渔防线 护一江碧水 保渔民长远生计

2025-07-08

小暑:执扇摇凉送清风

2025-07-08

第34届中国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初评收官,20组选手晋级总决赛

2025-07-08

山西,走起! | 跟随山西壁画,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画中游”

2025-07-08

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有关情况

2025-07-08

新华时评丨中欧携手,做世界“稳定之锚”

2025-07-08

全国检察机关上半年受理“减假暂”审查案件13万余人

2025-07-08

台风“丹娜丝”逼近 福建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2025-07-08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给“敏感星人”一份健康锦囊

2025-07-08

浙江百亿市值上市公司董事疑似坠楼身亡?年仅54岁

2025-07-08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后,已有多地音乐节可在现场领证

2025-07-08

南京“红老头”事件引发疾病传播担忧,疾控部门介入

2025-07-08

35年歷史金鐘名都酒樓執笠 營業至9月底

2025-07-08

酷熱天氣及黃色工作暑熱警告生效 西貢最高錄得34.5度

2025-07-08

G-DRAGON香港站驚喜加場 下午4時優先購票(附連結)

2025-07-08

一手对14国加税 一手延长暂缓期 美政府再次极限施压贸易伙伴

2025-07-08